联合国糖尿病日 糖尿病防治知识二十则
最新调查结果显示,2021年全球成年糖尿病患者数量达到5.37亿,约1/10的成年人受到影响,且糖尿病患病逐渐呈年轻化趋势,我国已成为世界上糖尿病患者最多的国家。为了让更多人了解糖尿病的危害,改善生活中的不良行为,预防糖尿病,控制和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,我们总结了糖尿病防治知识二十则,与大家分享:
1.联合国糖尿病日为每年的11月14日,2022年11月14日是第16个联合国糖尿病日;
2.中国的糖尿病患者人数目前在世界居第一位,糖尿病患者死亡的最主要原因是心脑血管并发症;
3.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糖尿病患者每日食盐摄入量是5克,糖尿病患者生活方式的干预包括合理饮食、加强体育活动、控制体重、戒烟限酒等;
4.糖尿病患者应该同时控制好血糖、血脂、血压,体重指数BMI≥24是糖尿病的高危人群,同时糖尿病患者血压值应该控制在130/80mmHg以下;
5.糖尿病患者在血糖控制较好时可适当运动,运动最佳时间为餐后1-2小时,适合糖尿病患者参加的运动包括散步、慢跑、打太极拳等,而合并各种急性感染、严重糖尿病肾病、糖尿病足是糖尿病运动治疗的禁忌症;
6. 胰岛素注射优先选择的部位是腹部,长途旅行可以用口服降糖药临时代替胰岛素;
7.注射胰岛素针头重复使用的危害包括增加断针的几率、增加疼痛感、造成针头漏液现象等;
8.高血糖、高血压、高血脂都是糖尿病心脑血管并发症的高危因素;
9.接近黎明时发生高血糖称为糖尿病的黎明现象;
10.糖化血红蛋白是反映近两三个月糖尿病控制情况最理想的指标;
11.糖尿病筛查的重点人群包括:
12.糖尿病防治的“五驾马车”策略为饮食控制、运动、糖尿病药物、血糖监测和健康教育;
13.2型糖尿病的发病趋势年轻化,且患病率在不断增高;
14.糖化血红蛋白的控制目标值是≤6.5%(老年人可以控制在7%左右),是长期血糖控制的检测指标;正常人的空腹血糖值应小于6.1mmol/L,餐后两小时血糖正常值应小于7.8mmol/L;
15.糖尿病典型的症状是“三多一少”,即多尿、多饮、多食和体重下降;
16.三大产热营养素为碳水化合物、脂肪、蛋白质,脂肪的单位产热能最大,1克脂肪在体内可释放约9千卡热能;
17.轻度低血糖可进食少许糖水、果汁、饼干等;
18.糖尿病患者便秘可随血糖控制而改善;
19.糖尿病的筛查主要针对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,首次筛查正常以后应每3年筛查一次;
20.人体生命活动所必须的营养包括碳水化合物、脂肪、蛋白质、维生素、矿物质、膳食纤维、水等,碳水化合物又称糖类,按照其结构可分为单糖、双糖和多糖,常见的单糖有葡萄糖、果糖、半乳糖。